思政融入留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探究

2022-09-21 16:36:58 来源:写作指导

摘要:思政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引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三全育人”政策要求高校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针对留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日益凸显等问题,高校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进行创新,不断促进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相向而行。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一、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创新的必要性

(一)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

随着中国国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增长。据教育部统计,早在2016年中国便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留学目的国,以至2018年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的留学生总数突破49万人。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长伴随着留学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凸显以及社会新闻和舆论对留学生群体的关注,跨文化适应困难、语言障碍、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成为引发在华留学生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状况的主要成因。近期一项关于留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研究表明:出于遵守留学国和就读学校的政策和要求,学生因无法跨境、返校而产生心理影响;离家求学越远,受到的心理影响越大;留学生对家人的健康和安危产生担忧;研学交流、毕业典礼等活动的推迟引发情绪低迷;由传统课堂向线上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给学生带来学习障碍,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网络设备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无法参加线上课堂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以及其他原因引发焦虑情绪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革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面向高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主渠道。任课教师作为一门课程教学的施动者,从施动者的能动性而言,应最大限度地从教师个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方面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部分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应作为教学主要内容,作为相较于被动地吸收知识的大学生更青睐教师采用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轻松教学氛围创设、角色扮演法等实践性强和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有关高校网络课堂学生在线学习活动和学业任务的研究发现,学习者、教育者、同伴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即学生个体的自主动机、积极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素养等越高,个体在线学习投入度越高;教师的教学临场感、师生互动和对学生积极支持的程度越高,学生在线学习中认知、情感与行为的投入度越高;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线上课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的高效、便捷,同伴间的良好互动和协作,以及家庭成员的良好沟通、支持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产生积极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需深化融合

在如何将来华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研究问题上,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层面的思政教育路径研究、思政教育渠道的协同研究、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究以及具体课程思政融合实践研究等。如果以“政府—高校—师生”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研究层次,现有研究层次主要关注中、微观研究对象,中观研究主要聚焦“高校应如何开展思政育人”,微观研究主要探索“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其中理论探讨较多,微观层面的实践研究深度有待挖掘。尤其针对来华留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相对不足。

二、思政教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路径探究

笔者任课的学生主体为经济贸易专业大二的非洲留学生,全班18名学生,主要来自非洲大陆不同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经向相关教师了解,该班学生“比较有个性”,敢于发问与质疑。为了减缓留学生的焦虑、恐慌等常见消极情绪并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中国国情、中华文化、道德修养、法律常识等思政元素,针对性地改革创新线上教学模式,笔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该课程以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共情、倾听、提问、表达等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对生命教育、自我接纳、人际关系、问题处理、情绪管理、学习技巧、恋爱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根据笔者所在高校的教材征订和管理的相关要求,为了满足教材语言为英语、教材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出版社为国内出版社、教材费用尽可能低廉的条件,本课程在为数不多的选择范围里选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由于该书在美国部分高校是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偏向专业化,因此笔者作为任课教师同时参照《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黄群瑛著)、《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王志兵、杨丽著)、《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郑洪利著)等教材内容,并结合知网、springer和GoggleScholar等文献数据库或文献搜索工具筛选的相关中英文学术,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知识,以“教学课件为主,其他材料为辅”的理念,有选择性地将内容制成教学课件并将英文版课程大纲、电子教材、课件及文献等电子版学习资料提供给留学生班级。

(三)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通过课前授课班级情况调查,发现疫情期间3名留学生身在中国,其余大部分学生因疫情影响待在非洲。基于学生意愿、跨境教学的需求和授课教师本人网络教学的设备条件,本课程采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和QQ、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软件,采取线上实时课件讲授、直播教学、教学视频播放,组织线上讨论、线上活动、线上答疑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创新教学模式,以及线上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轻松教学氛围创设、线上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似之处在于,本课程的线上教学流程包括课程导入、课程考勤、课程讲授、多媒体演示、教学视频观看、讨论与答疑以及作业布置等。创新之处在于:强调借助共情、倾听、提问、表达等心理咨询技术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援助,同时结合留学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背景和专业兴趣,将部分市场心理学知识与中国国情、中华文化、道德修养、法律常识等思政元素以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譬如:在情绪调控训练的模拟情景中,假设一个商业个体户与挑剔的顾客产生了语言冲突,学生如果作为商业个体户该如何控制情绪,并顺利解决与顾客的冲突。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和模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知识巩固和运用能力。此外,向学生推荐英文慕课平台(FutureLearn,Coursera,edx,Alison)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课后自学,如哈佛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补充课上有疏漏或不涉及的内容。

(四)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随堂考查。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与课程(占70%)组成,平时成绩由考勤、参与课堂活动、问题讨论、平时作业、课程等项目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课程要求每个学生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以前对心理学的先验认知或误解。2.运用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展现自己对某种心理学现象或观点的看法。3.探讨现实生活中可运用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以改善自身心理健康。4.结合实践分析心理健康技能(感恩练习、冥想、交流等)给自身带来的影响或益处。5.总结课程学习的收获以及该课程对于自身的意义,并表达未来对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期待。

三、思政教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的教育实践反思

(一)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增强

在线上教学实践和教育观察过程中,部分留学生在课程早期阶段有以下影响课堂教学的无意识行为呈现:忘记线上开课时间导致迟到或缺勤;个别学生因表达欲强,过于踊跃的线上发言和表情包使用影响教学秩序;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加入课堂讨论活动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通过采用心理学的鼓励技术和正强化原则,在每堂课对按时出勤的学生给予表扬,对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学生表示鼓励,对迟到但表达歉意的学生给予理解,对遵守课堂秩序的学生表达感谢,学生的行为表现逐渐得到改善。偶有迟到的学生出勤率越来越高,不愉快的课堂行为因得不到鼓励而逐渐消退,学生向教师展现的交流方式越来越趋于双向和互动,而非以个人为核心的自我表达方式。学生通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接受关于法制和社会习俗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逐渐发自内心地认同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价值观以英文为教学语言,以文化探讨的方式传达到学生内心。学生在话语里反映他们遵守课堂纪律、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规则的愿望,譬如“老师,很抱歉我可能打断你一下(interruptyourclass),但我想和您讨论……”表现了学生讨教问题的意愿和维护教学秩序意识的觉醒;在行为上塑造他们的习惯,比如说尊重“不评判他人(Stoppingjudgingothers)”的课堂要求,在进行学术争论时对批判他人的倾向或行为进行自我纠正,并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趋向正面发展

相较于学生在课程早期阶段的表现,该班级留学生在后来以及课程即将结束阶段的话语、作业、表情及课程都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趋向正面发展。在课程早期阶段,大部分学生线上的情感表达比较保守,个别学生出于对课程与教师的探索、期待而作出热烈但随意、轻佻的表达。随着课程的进行和共情、鼓励等心理咨询技术的应用,学生逐渐卸下心防、打开心扉,在课堂对话中显露自身的真实情绪,在感恩练习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在生命教育章节的学习中流露出对他人的人文关怀和同情,随意、轻佻的表达方式出于对教师的尊重而迅速消退,学生在线上课堂微笑的频次也越来越多,甚至会有学生在微信上以“老师,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等话语表达对课程的喜爱。在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的人生阶段的满意度由“不太满意”和“一般”向“一般”和“满意”过渡,并表达出作出改变的意愿和对未来的积极愿望。除在生活态度上有积极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愈发端正,主要体现在:积极上课不迟到、渴望教师的鼓励和回应、主动发问并探讨学术问题、兴高采烈地表达延长课时的期望以及积极且有创造性地完成课程作业。在价值观上,学生在话语与文本中表达出实现理想、赡养父母、帮助他人、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等积极正面的看法。整个课程因价值观分歧而引发的争论仅有一次,在生命教育章节讨论人生意义的环节,有学生表示人生意义在于追求物质财富,有学生认为人生意义在于精神财富,剩下学生则认为两者兼需。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表达、倾听和引导,学生最后达成一致,认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三)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增强

教育部出台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因此,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国情、中华文化、道德修养、法律常识等思政元素,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增强。留学生不再仅仅把中国当成留学国,留学的经验、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使他们时不时表达出“中国做得好(Goodjob,China.)”以及对中国学校的怀念和返校的热切心理。但由于该课程不似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概况等专门向留学生普及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存在零碎化、非系统性的特征。同时,留学生将教师作为一个了解中国的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兴趣或启发而随机发问,问题不一定来自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因此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应答能力具备一定的挑战性。留学生基于认知需求以“外来者”的视角从比较的维度观照中国与自身国家的异同,不仅促进其对自身国家发展的关心,反过来也促进其对中国不同国情的理解。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随着中国国情、中华文化、道德修养、法律常识等思政元素以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共情、倾听、提问、表达等心理咨询技术的应用,留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程初期阶段,整体留学生对跨文化认知能力处于防守和审慎的阶段,他们倾向于以自己的民族为中心,潜意识里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是普世的、正确的,而易于忽略文化间的不同,表达时较少考虑来自于其他文化的感受。譬如,在课程中,谈论到饮食文化里的米饭,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表达非洲米饭要比中国米饭好吃。在课程即将结束阶段,整体留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胜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们逐渐意识到各国文化不同,自己所属的文化不是唯一的或举世独尊的,开始愿意尝试体验并平等看待不同的文化,甚至产生认同感并接纳其他文化的视角,从而在态度和行为上根据不同的文化规范做调整。譬如,最开始教学过程中,学生倾向于用辩驳的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讨论问题,会导致其他同学感到“下不来台”而回避线上课堂讨论。但随着教师尝试与学生共情,倾听学生的见解和看法,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积极观点,通过提问诱导学生从跨文化多角度思考,以及辩证地表达教师自身的观点,会发现学生在涉及中非文化差异的讨论上会向辩证的思维方式靠拢。不同于之前倾向于情绪和立场主导的思维方式,学生会在表达看法时更趋向于理性地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表达方式在力求客观的同时也避免让来自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人感到尴尬。

四、结语实践证明

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进行创新,将共情、倾听、提问、表达等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线上教学模式,将中国国情、中华文化、道德修养、法律常识等思政元素以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融入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增强来华留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理解,促进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发展以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EB/OL].(2017-03-1)/[2020-09-15].

[2]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作者:韦杰程 单位:百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