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项目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联动模式

2022-09-21 16:24:58 来源:写作指导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是典型的艺工结合专业,实践性较强。在大平台招生背景下,通识课的课时量增加,但总课时保持不变,相应就要压缩专业课的课时,这样就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将目前推行的“本科导师制”设计项目融入环境设计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与实践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设计项目;环境设计;联动模式

一、环境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设计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设计、整合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的一门实用性艺术。环境设计专业在各高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都有涉猎。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每个专业的课程时长是固定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课,还要满足平台课的学分要求。在大平台招生的背景下,高校大一阶段往往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只接触平台基础课程;而大四时,学生面临着实习、考研、就业等,因此,学生大概只剩下两年半的时间集中学习专业课,这对于其掌握专业技能来说是不够的。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往往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就要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课程教学效果比较差。此外,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目的性不强,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有效衔接。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没有及时树立发展目标;部分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但对于努力的方向很迷茫,不知道从哪下手,也难以及时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此状况亟待改变。目前,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对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是一个契机。结合培养计划的修订,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可以探讨一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本科生培养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现代大学生。

二、设计项目引入环境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德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往往缺少与市场的结合点,教师应该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将设计项目引入教学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研—再学习”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将设计项目引入环境设计教学实际上是工作室制度的延伸,是正在推行的“本科导师制”的实践指导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项目的引入,可引发学生对实际设计问题的思考,使其明确学习方向与研究目标。教师应在指导过程中专注于培养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也要和社会大环境相适应。我国重视农村的发展与建设。设计服务乡村,村,融入生活,可涵盖农村生产可涵盖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乡村环境提升方面,包括传统建筑改造、乡村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改造提升等。特色民宿的兴起使旧建筑改造成为热门话题,这些设计项目无论在设计类型还是在研究思路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素材。

三、设计项目引入环境设计教学的方法

充分发挥设计项目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需要有效的运行机制。学生与教师建立联系,就意味着指导过程的开始,学生开始接受学业指导,并明确该模式与其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将设计项目与教学建立关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何挑选学生

环境设计专业包含很多专业方向,学生要对导师的专业方向感兴趣,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可通过小测试择优选取学生,测试的形式与内容可以自行决定,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平时学好专业课。

2.建立合理的学生梯队

目前,各高校多实行大平台招生。大一学生还未分专业方向,而大四学生由于在做毕业设计和参加实习,参与设计项目的时间不多,因此,团队成员以大二、大三学生及研究生为主,形成队员的梯队配置。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工协作,共同讨论设计思路和设计框架,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每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整个设计流程中,从前期调研到最终设计作品完成,参与设计思路的讨论,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除了培养设计技能,学生还需要熟练掌握软件操作,高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可以带动低年级的学生。

3.合适设计项目的引入

设计项目的引入是比较关键的一环,项目的性质要和专业方向保持一致。在设计过程中将各个环节打通,使自己参与的设计项目能在现实中实施,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而且,部分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已经进行实际项目的训练,在就业时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直接上手。几年的实践证明,参与过团队项目的学生往往保持较高的考研率,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4.设计竞赛引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引入设计竞赛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竞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设计作品,这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考验。设计竞赛与毕业设计结合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行机制

设计团队的建立相当于打通了年级的界限,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纵向的学习联系通道,因此,团队协作是对日常教学的一种补充。许多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了本科导师,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方向、选课、专业认知等方面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快速完成角色转换,积极投入大学生活,合理规划学习,认清专业方向和就业出路。要保证这种模式(图1)持续运行,需要制度规范,团队的运行模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其一,制订年度学习计划,定期召开师生碰头会。导师可以制定科研主题或者设计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专业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积累专业知识;对于手绘软件操作,也可以让团队内成员互相交流学习,使学生在此氛围中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二,教师组成项目团队,突破专业限制,拓展设计内容的范围,学生也可以同时受到多名教师的指导。设计团队包括教师的组合与学生的组合,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设计团队可以承担更多的设计任务。其三,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与甲方接触,到现场调研,搜集设计素材进行全面的设计体验,设计周期内组织多次讨论,讨论设计构思、市场需求,等等,最终完成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摩,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踏勘和测绘,完成后分析所涉及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积累经验,有利于开展科研活动。

五、衍生效应

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参加学科竞赛。但竞赛都需要切入点,切入点的来源就是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更容易让学生把握研究脉络,有题可写,有题可做。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训练。有了前期的学习过程与实践积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都得以强化,这时再进行设计选题就比较容易。目前,适合学生参加的除了专业设计竞赛,还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等。

六、结语

将设计项目引入环境设计教学,旨在将实践类课程归于实践,建立“工作室2.0”的新型互动式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兼任本科导师,通过将设计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从学生的学业规划、专业技能培养、科研探索等方面加以全方位辅导,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实施教学,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清宇,斯松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7(3).

[2]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大学教育科学,2006(6).

[3]姚丽亚,甄国红.美国学业导师模式及其对我国本科导师制的启示.职业技术教育,2018(34).

[4]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中国高等教育,2017(6).

[5]翟国栋,武晓华,曹洪治,李亚男.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问题与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17(1).

[6]窦可阳,徐秀玲,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以普利茅斯大学本科导师制为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7).

[7]李丹,曲建光,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2).

作者:冯韵清 王秀萍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