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中文FUN88首页网 > 资料 > 自然科学 > 环境工程学 > 正文
环境工程学( 共有资料 34 篇 )
推荐FUN88首页
热门杂志

环境清洁生产课程改革研究

2013-02-25 11:25 来源:环境工程学 人参与在线咨询

本文作者:李祝 皮科武 胡立新 万端极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就目前国内的发展形势看,环境工程专业无疑是一个朝阳专业和热门学科,理应容易就业,但现状正好相反,尤其是女生。原因除社会和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知度低之外,还包括本学科方向设置上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符的缺陷。总之,目前国内几乎90%的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具备以末端治污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知识,对清洁生产的理念掌握太少,除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开设了部分清洁生产的课程外,其他高校少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反之,对传统理念下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注重末端治污,以牺牲企业大量的投入来获取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和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2,3]。

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背景下,关于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与再利用的研究及清洁生产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型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国家现在大力支持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响应国家大方针,针对工业企业需要,那么国家各工科院校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也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4,5]。2003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9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制定了法律框架。各行业要严格执行上述法律,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就需要大量的既懂环境工程专业,又熟知清洁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上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来看,我国培养具备清洁生产知识的环境工程高层次人才必将带动行业的可持续性环保战略计划。因此,在大专院校中开展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技术纳入其中,培养具备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核心。

我校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顺应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发展动向,环境工程专业不应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末端污染治理上,而要从长远的观点来理解环境工程,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教育环境工程的学生。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理念,环境工程与清洁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调整、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从事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设计、试验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系统分析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结合我校本身特色以轻工行业的源头治污清洁生产为方向,进行新的特色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有关课程,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工艺、新型水处理技术、膜技术应用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等课程,并且增加了相应课程的设计,大三大四每学期都有清洁生产特色方向课程开设,本专业积极加强建设,清洁生产课程现已列入我校精品课程进行全面建设,并配有精品课程网站,当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清洁生产特色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系列专业课程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汇集工作,一改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以四个互动—“课堂互动、企业互动、社会互动和实习基地互动”为主导(见表2),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丰富学生实验与实践环节,开展工艺讨论,参观学习,动手实践及理论总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缩短与企业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有效服务相关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

采用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特色方向的教育,其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深化。要使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应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距离。这种培养目标和模式是学以致用。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必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对口的工程技术人才。经过研究和实践,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轻工清洁生产中心为教研平台,按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能力,为培养新型的具有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以我校轻工技术中心、清洁生产工程中心、膜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实验室为平台,大力开展学生创新活动,探索和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了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创新模式的实践有利于本学科特色方向发展和完善。在清洁生产特色方向培养过程中,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主张采用“双导师制”,在大二、大三阶段开展实践环节,大四进行毕业阶段,都会采用一个学校导师和一个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这样就有效地拉近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需要,解决企业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按照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对环境工程类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构成上的基本要求,针对本校具体情况及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分析现有培养计划的不足,进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全面规划和调整,在国内率先形成新的特色方向—清洁生产。近年来成功申报“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均是环境工程—轻工清洁生产方向。当然,清洁生产特色方向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改革中按照新的要求进行建设,其内容涉及面广,也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特别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根据其研究成果确立教学目标并丰富教学内容,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和兄弟院校多交流学习,以使环境工程专业更好地发展。

在线咨询
推荐FUN88首页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