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中文FUN88首页网 > 资料 > 教育 > 教育德育 > 正文
教育德育( 共有资料 44 篇 )
推荐FUN88首页
热门杂志

中职德育课问题研究

2012-09-29 16:39 来源:教育德育 人参与在线咨询

本文作者:王克文 单位:沈丘县北杨集乡韩吴庄小学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乃至心理健康教育等,启发、训练和改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完善的人格,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何去何从,这是我们每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工作者都无法回避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中等职业教育课当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

1.生源素质不高。近年来,由于生源不足,招生形势严峻,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放宽招生条件,致使生源素质不佳。表现在:第一,学生年龄普遍较低,理性成分不足,感性成分有余,情感脆弱,容易冲动;第二,独生子女比重很高,从小娇生惯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第三,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率不高,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第四,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社会上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不少学生自私自利,贪图享乐,妄自尊大;第五,一些学生胸无大志,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历史上就曾有过孟母“三迁其居”的故事。当下,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通过各种途径加紧思想文化的渗透,我国社会又处在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各种丑恶现象都干扰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丑恶的社会现象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控制等特点,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辨别能力较低,是非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差,跟着感觉走,极易受到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

3.教育思想落后。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仍占重要地位,家长制作风还较盛行,对学生的评判依旧停留在惟分数为标准。有了这种思想观念,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较强,学生素质不高,一些德育课教师常常抱怨学生既不好学又不听话,甚至对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已感到厌倦。这势必将教师置于学生的对立面,师生间难以传达真实的信息,思想得不到沟通,教学无法相长,教学效果也很难如愿。

4.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某些单位领导对德育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及德育课教师故步自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等原因,致使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仍限于课堂教学为主,其他方法几乎没有。这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压抑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和发挥,泯灭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将学生的思辩力扭曲乃至磨灭。

5.重智轻德现象普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所致,加上学生素质所限,还有德育课教学模式自身的不适,造成了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德育课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只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却忽略了内心世界的修养;只注重肉欲的满足和享受,却忽略了精神的磨炼和升华。在学生当中也出现了“金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不违法不挣钱,心不黑不挣钱,道德能值几个钱”等糊涂、错误认识。

二、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的现实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德育课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变: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偏重于“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素质教育虽也大力提倡但效果一直未能真正体现出来。素质教育应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这既是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也是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德育课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克服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既培养专门人才,也不忽略其他方面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

2.由批判教育型向赏识教育型转变。当代的学生,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敏感,渴望理解和尊重。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或者学习成绩差,教师不是积极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而是一味简单粗暴地予以训斥和指责,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那么相关教育就会失败。而赏识教育重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充分肯定、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和成长,个性得以自由地张扬、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创造性才能得以精心地培养。

3.由理论灌输型向实践锻炼型转变。德育课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和训练来培养人们科学、向上、健康的精神状况,从而实现人们人格的完善,促进社会的发展。要实现德育课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拥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不仅需要对基本理论适当讲解,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感悟能力及实践能力,使之做到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如果我们能够变理论灌输型教学为实践锻炼型教学,那么就会让学生“格物”、“致知”,在不知不觉中“正心”、“诚意”。

4.由方法单一型向方法多样化转变。学生毕业后要想较好地适应社会,不仅需要博学多识的知识结构,还应当具有应变如流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当多样化地安排德育课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训练,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实行网络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中高效地获得自己需要或者喜欢的知识和信息。同时,每一个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各不相同,其基本素质、存在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既考虑多数人也顾及少数人,让他们共同进步、发展。

在线咨询
推荐FUN88首页阅读全部
.